人文艺术研究院Institut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返回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院要闻

《解放日报》专访刘康教授:全球中国国家形象的实证调查

2014-04-02点击次数:807

http://www.jfdaily.com/shanghai/bw/201404/t20140401_218409.html


■本报记者王潇 实习生姜琳君 吴赢雨

    “上海是中国的一个门户,始终是亚洲的国际化大都市,30年的时间并没有使它的地位有太大的改变,现在又在努力朝这个方向走。上海是中国都市化的一个样本。”
    “上海的历史、人文和国际化是有生活化气息的,这是个有生命的城市。”
    最近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亮相不断。
    当地时间3月25日,习近平在法国国事访问之际,在当地报纸《费加罗报》发表题为《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的署名文章。23日,他也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了署名文章。
    不同于以往接受到访国媒体联合采访,习近平主席采取在访问国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被认为“是一种创新”。
    除了关注习近平,有外国友人更好奇彭丽媛:这位曾比习近平更加家喻户晓的 “第一夫人”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的外交正在改变。
    这正是刘康和他的团队这几年的研究课题——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刘康现在同时担任美国杜克大学的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
    2009年,该研究院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启动了“全球中国国家形象的实证调查”、“全球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以及“中国境外记者调查”三个大型跨国实证调查项目。其中“全球中国国家形象的实证调查”已经完成美国、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意调查。

正在进行时的大国

    刘康很关注习近平此次出访欧洲的反响。他们在欧洲的中国形象调查正在推进。
    “习近平出访欧洲跟他近年来的出国访问有个相似点,就是更加重视元首个人形象和夫人形象。这种重视领导人形象的传统,曾经给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带来很大的提升。周恩来、刘少奇、王光美的出访,以及邓小平1979年的访美之旅,都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亮点和经典。”
    刘康也梳理了习近平与传统领导人出访的不同点。
    “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美欧诸多大国接待中国领导人来访时,都把中国当成一个‘正在进行时’的世界性大国。”
    2009年前的中国还是个区域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第一、经济发展最快,但没有真正在世界上扮演一个主导性的国际领导型国家的角色。无论从战略视野和自我形象定位来讲,当时的中国都没有心理准备。
    2009年以后,中国突然“被大国化”,所以很快提出要构建新型大国。所谓新型大国,其实就是一个在国际事务上要有主导意识、有领导视野、全球性的国家,而这种角色长期以来是欧、美扮演的,中国从来没有扮演过。
    “现在习近平出访欧洲,也是中国成为世界领导型大国或新型大国的一个过程。他有意识地在打造这种大国领导的形象,要表现出一种大国领导的风范和雍容大度,一种全球关怀和责任感,把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利益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更巧妙地融合起来。”

中国的国家形象如何

    刘康在调查过程中,是随时调查,随时发布调查结果的。时隔3年,他们又做同一地区的调查,意在发现其中的变化。虽然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刘康发现,“外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在增加,这是一个趋势”。
    在美国的调查正值2010年大选前。与媒体更多呈现对中国的负面态度相反,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并不敌对。
    国际关系方面,相当数量的美国人(42%)将中国视为盟友,把中国当成敌人的只占少数(27.3%)。29.6%保持中立。
    六成美国人(60.8%)认为“中国已经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影响力”,大多数美国人 (77%)相信,中国在未来十年对世界的影响将会更大;多数美国人(54.9%)认为中国政府在中美关系方面的做法正确;五分之三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有三分之二的多数美国人却认为中国未能承担其大国国际职责;美国民众多数关注中美关系,认为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59.3%美国人认为,如果中美贸易中断,美国经济受到的损害将大于中国。
    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美国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成功均予以肯定。55.0%的美国民众认为 “中国有满足其公众需求的政治制度”,持中立态度的为17.8%,另外25.5%的受访者认为这个表述不准确;64.3%美国人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
    但在文化方面,美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不如期待的那样正面,不到30%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的流行文化有吸引力,略高于40%的认为中国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仅仅两年后收集的数据。”
    亚洲的调查是从2010年到2012年。包括东亚和东南亚的12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蒙古、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
    调查结果中,特别让人关注并感到有意思的是:对于中美影响力和影响力好与坏的看法,按地域划分,呈现鲜明反差。
    中国紧邻的东北亚国家普遍认为,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最大(均值60.9%),超过美国(均值24.6%),但同时对中国影响力的看法偏负面;东南亚国家则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均值46.6%)高于中国(均值33.8%),但普遍对中国持正面印象。
    2012年的拉丁美洲调查,覆盖了24个拉美国家。调查发现拉美国家普遍对中国印象良好,正面印象超过美国。中国在拉美影响力仅次于美国,且差距正在缩小。拉美各国民众多数(50.3%)认为美国是拉美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排在第二(25.1%)。未来十年,中国在拉美地区影响力与美国差距将缩小(30.9%vs39.1%)。拉美民众对中国影响力评价正面高于美国。70.6%的拉美民众对中国在拉美地区影响力评价正面,比美国(63.9%)高6.7%。在0-100的量表中,拉美各国民众认为中国对他们自身国家影响力较大,平均得分65.8。
    中国发展模式受到拉美民众欢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选择;拉美民众就中国企业对拉美经济贡献评价正面,就中国企业对自身国家经济的贡献评价正面(均值56.6%)。
    这恐怕已经是目前难得有的一种反馈,一种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大致勾勒,让许多人第一次有所知道和有所见识。
    但在刘康看来,还不够。

做一个“中国的皮尤”

    刘康是从2009年才开始研究民意的。
    在此之前,他参与出版了一本书——《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书火了,他也接到美国多家媒体的采访。
    2009年12月,在答复《纽约时报》关于西方人如何看中国崛起的问题时,刘康说:“今天的中国像个青少年,一下子变得又高又大,身体各部位不协调。所以有些西方人可能会把中国看成怪胎。”
    这个比喻竟成了《纽约时报》的“今日语录”,一下引来了许多关注,不少人发邮件来让他解释。
    “我这个比喻意在说明中国的全球迅速崛起让世界震惊,因而一举一动都在全球闪光灯的聚焦下,事无巨细地被全球媒体和世界公众所关注。但是中国这么多年来,基本上自我感觉都挺好的,并不是太开放的一个国家。忽然之间一下开放了,全世界人看着你了,所以你就不理解……尤其是当发现自己的形象在别人的照相机暗箱中以黑白颠倒的倒影出现时,这种焦虑会格外强烈。”
    这也是他渐渐从研究文学理论转到研究国家形象,并开始做民意调查的初衷。
    外界对中国有很多不理解,如何来增加这个理解?“有很多很多的方式、很多很多的渠道,得同时去做。”
    其中的一个方式就是了解民意。“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自媒体的时代,普通民众的意见有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渠道,民意的全球影响力足以构成对建立在精英决策基础上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挑战。”
    但是也有人对刘康团队调查出来的结论不太感冒——“你说的这都是常识啊”。
    刘康解释:“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还是很强的。因为调查结论都是关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的,2010年关于美国的调查结果,还得到了高层领导的批示。我们的目标是对国内的决策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数据、一个参考,而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策。”
    “电视靠的是什么?收视率。没有收视率调查,谁知道你这个电视做得好做得坏?任何媒体都必须把传播对象作为主体,广告的投放的根本依据是收视率调查。”
    而对国家形象的传播,民意是主要的测量标准。“这个我们中国太欠缺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有调查研究的传统,但有些调查本身比较随意,数据有时也不够准确可靠。“
    刘康说,他们所做的是中国为主导的、关注传播效果的首次大规模民意调查。
    调查还有些意外收获——他们发现,中国真实的民意在政治上是日趋理性和成熟的,跟互联网上表现出来的激进、非理性的虚拟民意,反差很大。
    亚洲调查时,中国也是其中调查的一部分。
    里面有一组问题:“(1)每个人生活的好坏,应该由他们自己承担主要责任?(2)人民生活的好坏,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前者的比例越高,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民众已具备较强的公民责任感,中国民众达到了68%;69.7%的民众认可当前的政治制度与治理。“中国民众在这一选项上已基本达到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这说明网络调查只是反映部分人的意见,方法不严谨,但是结论来得快、耸人听闻。而中国真实的民意在政治上是日趋理性和成熟的,跟互联网上的激进、非理性的虚拟民意反差很大。”
    总的来说:中国具备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民意基础,亚洲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调查组力求调查得客观、真实。他们与一些调查组织合作,比如“非洲风向标”,就是一个学术型、智库型的跨国调查组织,成员大部分是学者、大学教授等。该组织每三年对30个国家调查一次,每份问卷中有四五十道题,其中涉及经济、生活、物价、腐败等各个方面。刘康会加入七八道关于对中国看法的题。之后的分析和报告也是要尽量做到客观,会请一批专家来解读。
    现在,刘康团队发布了一些做好的调查。“一方面是向全球媒体提供关于中国形象的参考数据,一方面是试图建立中国在民意调查上的学术话语权。”
    刘康努力想建构一个品牌目标是皮尤研究中心,一家美国的民调机构。“我想做一个‘中国的皮尤’。目前还有一点距离。皮尤也知道我在做这个事情,但是现在它不买我的账,还瞧不上我。不过我有信心。”

记者手记
国家形象、城市、个人

    刘康接受采访那天,患了重感冒。讲一句话都要连咳几下,一声盖过一声,着实令人不忍发问。
    可是他的兴趣点又很广,几乎一个点都能发散开去说很多,“这个很有意思”,“那个也是我的心结”……提到专业领域,只恨不知从哪个引子说起。
    看得出,这是位爱唠嗑的教授。
    刘康在国外呆了20多年,最近在美国杜克大学教一门 《中国的传媒与大众文化》。刘康的课内容涉及互联网,也讲电影、电视。通常是他提供题目,美国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做成powerpoint,放到课程网上展示讨论。4年前还是18个人的课,现在扩充到25人,还有不少学生在排队。专业五花八门,国际关系的、经济的……
    但他强调的倒不是课怎么受欢迎,而是自己从美国学生身上得到的收获。“每次上这个课,都给我很多的惊喜。美国学生他们的看法很多和中国都不太一样。经常对我们中国的事情发表评论,对外界的反应很迅速。”
    上上个礼拜,学生们讨论了中国的昆明事件,主要关于美国领事馆一则微博的用词,“谴责暴力行为”。因为有中国网民很生气,明明是恐怖主义袭击,为什么不用?
    美国学生说,要了解美国政府的用词。美国国内经常也有人放炸弹,比如说奥克拉荷马炸弹,炸死了好几百人,美国不用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对恐怖主义袭击有专门的界定,只对境外的袭击用“恐怖主义袭击”。
    “从他们的角度看,这个说法倒有点道理。”刘康说。诸如此类的事,经常每天都有。
    令刘康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学生对中国的日益关注。“美国学生对中国了解越来越多,很多学生都来过中国,很多学生说很好的中文。”
    他与美国学生依旧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你不能改变他们的”,但这并不妨碍彼此平等客观地讨论问题。
    这些青年一代美国人,其实正是未来中国形象需要传播的人群。而反过来,这些美国青年人也在向我们传播着美国形象。
    刘康说:“国家形象的落实到最后其实就是具体的个人。”
    “城市形象也是如此,怎么样把一个城市真的变成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其实是和每一个人有关系,和你的日常生活有关系,这个很有意思。”
    2011年,他们穿插做过一个城市形象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上海是最值得做的地方。”
    为什么呢?
    “上海是中国的一个门户,始终是亚洲的国际化大都市,30年的时间并没有使它的地位有太大的改变,现在又在努力朝这个方向走。上海是中国都市化的一个样本。”刘康的理由还没讲完,“上海的历史、人文和国际化是有生活化气息的,这是个有生命的城市。”他指指所处的交大校园,“这里是你可以感受到的历史。”
    所以,从国家,到城市,再到个人,其实是融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