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研究院Institut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返回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院要闻

贝淡宁教授就《城市的精神》接受书香城市网专访

2013-03-12点击次数:721

我是书香重庆网编辑谭娅,重庆出版社好友向我推荐了您的新书《城市精神》,近两天的翻阅,让我获益匪浅。我们想跟您做一个专访,不知您方便与否。以下是我的采访提纲,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
>
> 1、先生的英文名字是Daniel A.
> Bell,译为丹尼尔·贝尔,但似乎更多的中国人喜欢叫您“贝淡宁”。您自己比较喜欢哪一种叫法呢?取这样的名字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
> 2、您曾经是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上海交大人文艺术学院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政治理论教授和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在您看来,西方和东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这对于您来说,算是一种互补吗?两种文化对您现在的研究有哪些影响呢?
>
> 3、书名是《城市的精神》,探寻每个城市的精神归宿,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想以“城市精神”作为主题来创作?
>
> 4、在这本书里,您选择了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巴黎、牛津、柏林、纽约九个大都市,并采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出他们的“城市精神“,为什么会选择这几座城市,这与您的生活路线有关吗?
>
> 5、书的前言中提到“逛街和讲故事”的方式来认识“城市的精神”,这种方式会不会显得过于片面化,毕竟它只是城市展示给你的某一面,或者只是讲述者个人对城市精神的看法,这种方式如何能概括出整个城市的精神呢?
>
> 6、不知道先生读过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吗?城市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乡村到城市,所有的人都是被城市化的一员,人们回不去故乡,离不开城市,然而由缺乏一种城市归属感。而您觉得自己的《城市的精神》与他这本书的最大区别在何处呢?
>
> 7、 如何看待 “城市的精神”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您认为,城市精神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
> 8、在阅读《城市的精神》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的篇章侧重于宏观理论化的描述,有的则侧重于微观生活化的表现。比如,在表述香港的城市精神时,您选择政治的决策角度来反映香港人的勤劳反福利态度;而在呈现牛津的城市精神时,生活化的表述语言处处可见。请问,贝淡宁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化的表述方式呢?
>
> 9、 贝淡宁先生,您来过重庆吗?您能描述一下您眼中的“重庆的城市精神”吗?
>
>
> 10、书中的每个城市,都有您为他们的贴上的标签,但除了这些标签之外,如果再用几个词语来表述这些城市的精神特征,您还会选择那些词语呢?比如说纽约,香港。
>
> 11、这本书从构思到完成您花了多长时间呢?下一步有没有打算去其他城市看看,比如说伦敦,东京,莫斯科,并将它们的城市精神表述出来呢?